北上廣等城市頻頻出現灰霾天 PM2.5是罪魁禍首
文章出處:未知責任編輯:空空發表時間:2023-02-22 17:42
專家建議霧霾天外出最好戴口罩
環保部上周表示,《環境空氣品質標準》(以下簡稱《標準》)已向社會第二次公開征求意見,並有望在2016年全面實施。二次征求意見稿的最大調整就是將PM2.5、臭氧(8小時濃度)納入常規空氣品質評價,並收緊了PM10、氮氧化物等標準限值,提高了監測數據分析有效性要求。
這是中國首次製定PM2.5標準。那麼,目前上海PM2.5是否達標?PM2.5的主要來源又有哪些?灰霾天氣和PM2.5是否有關聯?
PM2.5嚴重超標空氣品質卻是“良”?
一向敢言的鐘南山院士又一次發聲了,這一回他炮轟的是環保部門:“環保數據說空氣品質持續改善,老百姓說空氣越來越差。實際上,老百姓的看法是對的。”
鐘南山的發言源於前一段時間廣州的天氣。前幾天廣州出現了灰霾天氣,一家科研機構監測廣州PM2.5值達130微克/立方米,超過世界衛生組織安全標準13倍,而同期環保部門公布數據則顯示廣州空氣品質為“良”。
“在室外空氣品質方面,有關部門基於多種原因只公布PM10數據。燒煤減少了,工廠不冒黑煙了,PM10數據自然不錯,有關部門就說空氣品質越來越改善。”鐘南山對這種狀況予以“炮轟”。他表示,老百姓說空氣越來越差,實際上是對的。在國外,PM2.5早就放進環保評價指標,我們卻是“猶抱琵琶半遮面”。
“經濟高速增長,汽車保有量劇增,汙染的防治形勢嚴峻。大家都知道危害,但公布出來(數據)就太高了。”鐘南山表示“絕對主張公布PM2.5”。
“不要說PM2.5了,就是PM10,我們國家三分之二的城市一年內至少有一半時間是不達標的。”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大氣化學研究中心主任莊國順教授表示,“有些城市甚至在衛星照片上都看不到了,我國的環境空氣狀況不容樂觀。”
為什麼PM2.5會造成灰霾天氣?
“按照現行標準,上海每年空氣品質達到優良以上的天數在92%以上。去年世博會期間,優良率更是達到了98%以上。”莊國順說,“但是,老百姓最直觀的感受卻是,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時間看不到藍天。”
造成這一狀況的原因便是PM2.5。
“按照我們的研究,目前國內一線城市,如北京、上海、廣州等,PM2.5占PM10的比重大約在50%至80%。詳細到上海,這一比重大約是60%至80%。”莊國順透露。
這意味着什麼?舉個簡單的例子,某天環境空氣中PM10的含量在99微克/立方米,按照現行《標準》,空氣品質可以達到“良”。但其中PM2.5的含量卻達到60微克/立方米左右,超過世界衛生組織安全標準(10微克/立方米)6倍。
“而PM2.5是形成灰霾天氣的主要原因之一。”莊國順說。
為什麼PM2.5會造成灰霾天氣呢?
“PM2.5中有不少可溶性粒子,如硫酸鹽、硝酸鹽、銨鹽以及有機酸鹽等。這些粒子的吸水性很強。”莊國順解釋,“比如硫酸銨,如果空氣相對濕度從90%提高到91%,它的體積可以膨脹8倍以上。這些可溶性粒子吸附水氣,形成灰霾天氣。”
“PM2.5可以直接進入肺泡,對人的危害更大。”鐘南山說。
PM2.5比較小比較輕,可漂浮一周
“PM10比較大比較重,會隨重力沈降,而PM2.5比較小比較輕,在空氣中停留的時間較長,而且也有一定的流動性,容易擴散。”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博士李想說。
據展現,PM2.5可在空氣中漂浮一周左右,從新疆飄到上海只需2到3天。
PM2.5的來源方面,目前上海的“本地源”(产生於本地的PM2.5)主要分為三類:工業燃燒排放、汽車尾氣排放以及生物質燃燒排放(如燃燒秸稈等);此外,來自外地的沙塵在PM2.5總量中也占一定比重。
“檢測後發現,硝酸鹽對硫酸鹽的比值在逐年上升,相比2000年時,現在已增加了1倍以上。”莊國順展現,“硝酸鹽主要來自汽車尾氣,硫酸鹽主要來自工業燃燒,因此,可以看出上海汽車尾氣排放應當逐漸成為環保部門監管的重點。”
從檢測PM10過渡到PM2.5,不難
從2003年開始,莊國順和他的科研團隊便一直關註上海地區的PM2.5濃度。他告訴記者,從檢測PM10過渡到檢測PM2.5,沒有任何技藝難度。
“其實只要把機器中的切割頭換一下就可以了。”莊國順表示,“切割頭就好像篩子一樣,把空氣中直徑小於一定數值的顆粒篩選出來。換一個測PM2.5的切割頭,成本大約在幾萬元左右。”
“檢測PM2.5的方法手段等技藝方面問題,國際上都有相當成熟的標準了。”莊國順說。
而增加了PM2.5限值的新《標準》現在已開始第二次征求意見,環保部科技標準司相關負責人表示,新《標準》擬於2016年全面實施,鼓勵各地方提前或更高標準實施。
實行新國標後達標天數將大幅減少
根據公布的《標準》征求意見稿,我國PM2.5數值將參照世界衛生組織標準,將PM2.5的年平均濃度和24小時平均濃度限值分別定為35微克/立

“但就算使用這樣的標準,上海的PM2.5達標的天數也沒幾天。”莊國順表示,“根據我們的研究數據,上海PM2.5的年平均濃度在40至60微克/立方米,冬季時則還會更高一點。”
“從全國來看,情況也是一樣的。我國中東部大部分地區都將超標。”莊國順接着說,“一年裏達標的時間也就是雨後那幾個小時。”
我國灰霾研究著名專家、廣東省氣象局首席專家吳兑也認為,新標一旦實施,地方政府要做好空氣優良率下降的心理準備。“按照目前情況預測,實行新國標後,廣東的空氣品質優良率可能從95%下降到60%左右。”
灰霾天氣多,農作物減产可達25%
新《標準》還在征求意見,不過專家認為,PM2.5的監測,應當越早越好。莊國順說:“雖然短期內空氣品質指數不那麼好看,可長遠來看,對經濟、社會都是利大於弊的。”
“除了健康方面的原因外,PM2.5超標其實對農業也有不利影響。”莊國順接着說,“有研究表明,灰霾天氣太多,農作物減产可達25%。此外,灰霾天氣對交通也有影響,從而拖累經濟擴展。”
“當務之急是要做到減排。”李想告訴記者,“不論是工廠排放還是汽車尾氣排放,都應當實行更嚴格的標準。”
“時間真的很緊迫。”莊國順說,“再拖下去,只會更難治理。”
在線粒子計數器